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品
燕之屋冲刺港交所上市:IPO前“套现”4.6亿元,黄健为董事长
来源:云掌财经贝多财经     时间:2023-06-13 09:54:58

时隔多年,燕之屋再次冲刺港交所上市。6月12日,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燕之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广发融资(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资料图片)

燕之屋的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由燕之屋创办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黄健开始在中国销售燕窝产品的业务。而在2014年10月,为优化公司架构并引入外部投资者,黄健等人成立了燕之屋,并将其命名为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后改制为股份公司。

贝多财经了解到,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曾谋求港交所上市,但因“毒燕窝”事件波及而终止。2021年12月,燕之屋在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计划募资10.19亿元。

但在2022年9月22日上会前夕,燕之屋则撤回了申报材料。对于撤回上市申请材料,燕之屋方面曾解释称,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并综合考虑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所以撤回了上市申请。

此次冲刺港交所上市,燕之屋可谓是胸有十足。

一、计划多变,和燕之屋的业绩波动有关

事实上,燕之屋也曾在2020年寻求在港交所上市。燕之屋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于2021年12月,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并获其接纳。于2022年9月,鉴于整体审查程序的不确定性,其决定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

而于2022年11月,经与股东讨论并考虑到当时的市况,燕之屋决定重启A股上市申请筹备流程,并向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提交筹备A股上市申请的IPO前辅导备案材料,其已获接纳。

但燕之屋方面表示,由于整体A股审批程序持续存在不确定性,且考虑到未来的业务发展计划,及于港交所上市会为其提供一个获取国外资本的国际平台等,该公司决定寻求在港交所上市计划。目前,燕之屋已撤回在A股上市的辅导备案。

据燕之屋此前招股书披露,该公司2019年年末业绩增长放缓,且新冠疫情于2020年1月开始全面爆发,实际控制人黄健、李有泉与郑文滨担心业绩不能满足境内上市要求,且基于境外人士股权转让便利性考虑,经协商,燕之屋拟寻求在香港上市并由黄丹华代持股份。

而在2020年下半年,燕之屋则暂时“叫停”了在港交所上市的计划。据燕之屋此前招股书,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健、李有泉与郑文滨认为境内上市对燕之屋及相关各方更有利,因此决定继续寻求境内上市,后在2020年12月完成股份代持的还原。

据燕之屋在A股递交的招股书披露,该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约为7.24亿元、9.51亿元、13.99亿元和7.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30.66万元、7869.84万元、1.22亿元和6425.47万元。

而据燕之屋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该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13.01亿元、15.07亿元和17.30亿元,年内利润及总全面收益(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72亿元和2.06亿元。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燕之屋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94亿元和2.11亿元。整体而言,燕之屋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毛利率分别为42.7%、48.2%和50.8%,净利润率分别为9.5%、11.4%和11.9%。

二、碗燕贡献四成收入,鲜炖燕窝占三成

燕之屋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优质的现代燕窝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从2020年至2022年,按零售额计算,燕之屋连续三年为全球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2022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1%。

目前,燕之屋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纯燕窝产品、「燕窝+」产品及「+燕窝」产品三种产品类别,可满足消费者于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差异化体验需求。2022年,其有250个SKU,其中,纯燕窝产品在四大产品系列中有194种,包括碗燕、鲜炖燕窝、冰糖官燕及干燕窝。

燕之屋还在招股书中称,其通过研发其他创新燕窝产品延伸了燕窝产业价值链,包括碗燕-元气款及人参冰糖官燕等燕窝+产品(其以燕窝为核心原料或成分)以及燕窝粥及燕窝护肤品等+燕窝产品(其以燕窝作为增强营养素或带来其他益处)。

按产品类型来看,燕之屋的收入主要来自纯燕窝产品。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燕之屋的纯燕窝产品收入分别约为12.54亿元、14.42亿元和16.3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4%、95.8%和94.7%。

其中,碗燕的贡献占比最高,其次为鲜炖燕窝。报告期内,燕之屋的碗燕收入分别约为5.59亿元、6.61亿元和6.7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0%、44.0%和38.9%。同期,鲜炖燕窝的占比分别为24.7%、28.1%和28.1%。

据招股书介绍,燕之屋已建立起广泛且地域多元化的实体销售网络,包括自营门店及经销商门店。截至2022年12月31日,燕之屋拥有全国性的线下销售网络,由89家自营门店及225名线下经销商组成,涵盖615家经销商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的自营门店数量在2020年12月31日为40家,2021年12月31日增至89家,相对增加一倍。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燕之屋的自营门店数量为89家,较前一年同期并未增加。

和销售增长对应的是,燕之屋的工厂规模也不菲。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燕之屋在中国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上海松江区及甘肃省广河县,总建筑面积约为39300平方米。

其中,厦门的生产基地为燕之屋的首个主要生产基地(该公司大部分产品产自此地)。上海的生产基地为次级生产基地,主要为生产鲜炖燕窝而设,2021年建立。另在2019年,燕之屋建立了广河生产基地,主要为挑毛程序而设。

三、多次分红,累计派息约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曾多次向其股东分红。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向当时的股东宣派股息人民币1.2亿元、1.0亿元和0.8亿元,于往绩记录期间宣派的所有该等股息已通过银行转账悉数结付予股东。

另在2023年3月31日,燕之屋还宣派人民币1.6亿元股息,已于2023年4月通过银行转账悉数结付。据此计算,燕之屋在上市前夕累计“套现”约4.6亿元,而过去三年的累计经调整净利润则合计为5.29亿元。

可以说,燕之屋已经将利润提前“瓜分”。尽管如此,燕之屋还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募资,属于“左手募资、右手套现”的情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燕之屋的保留利润为1.71亿元,总计约4.64亿元。

在本次冲刺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燕之屋创办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黄健、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郑文滨及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李有泉及厦门双丹马(统称「一致行动人士」)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合计控制约41.40%的股份。

其中,黄健以及黄健之子黃俊豪通过厦门市双丹马持股21.17%,黄健直接持股1.00%,郑文滨持股7.68%,李有泉持股7.67%,员工持股平台金燕腾飞有限合伙持股1.89%,薛凤英(郑文滨的配偶)持股1.99%;

同时,光耀天祥有限合伙持股13.84%,厦门金燕来有限合伙持股9.61%,弘燕投资有限合伙持股8.96%,胡巧红持股7.61%,阳明康怡有限合伙持股3.84%,曾焕容持股3.61%,刘震持股2.77%,黄进成持股2.60%;

师涛持股1.20%,火炬投资有限合伙持股0.96%,天一润礼有限合伙持股0.96%,黄文小持股0.92%,金骏鸿燕有限合伙持股0.64%,吴俊杰持股0.48%,张青持股0.48%,熊婷持股0.05%,陈志高持股0.05%。

标签:

相关阅读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